2023年5月10日上午,原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医学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教授万遂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医学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大红鹰499555教授汪天富,大红鹰499555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陈昕、院长助理黄炳升、孙怡雯、生物医学工程实验中心副主任董磊、老师杨环宇等,走访北京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与学科负责人吴水才、硕士点负责人刘有军、系主任杨海胜等,就人才培养相关问题进行调研交流。
吴水才对学院的到访表示欢迎。他介绍了生物医学工程系所在的环境与生命学部的学科发展情况、师资力量、探究特色、人才培养等。
杨海胜介绍了生物医学工程系的概况。生物医学工程系于2000年设立,2021年获得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定位是服务京津冀地区的医疗健康产业,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
万遂人以“推动工程教育认证,建设一流本科专业”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他表示,工程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教育质量,跟国际接轨。专业认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为导向和持续改进”为三大基本理念,与传统的内容驱动、重视投入的教育形成对比,是一种教育范式的革新。他还介绍了工程教育认证的通用标准和体系架构,并分享了上海交通大学申请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案例。
接着,汪天富介绍了学院建设创新实验室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思路和探索历程。他表示,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需要有很强的专业实践技能,才能让想法落地。汪天富教授从人才培养体系和实验室建设两个角度进行分享。学院建立了“教材+实验设备+教学视频”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该体系同时也符合CDIO工程教育模式。将医疗器械行业的典型产品监护仪分解为8个实验教学设备,服务于软件、硬件、算法、嵌入式等课程。在实验教材的编写上,以操作性强、可复现、可改进的思路,从学生角度去构建教材。学院投入创新实验室去探索该模式,通过兴趣驱动实践应用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提起对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开拓创新思维。
陈昕从科研、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产业合作等方面介绍了学院。学院从2007年成立至今,已经形成了“本-硕-博”全链条的培养路径,目前学院的师资力量以80后的年轻教师为主力,拥有丰富的学科交叉团队。在医工交叉融合方面,学院本着“需求来源于临床,应用回归临床”的理念,在产科筛查、肝脏疾病筛查、虚拟导航、肿瘤定位、脊柱手术规划、骨科辅助诊断等方面有着众多落地应用。学院密切关注行业进展,与行业内五十多家企业建立了联系,并与其中十余家行业领军企业保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方面,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发展出 “以医疗器械行业典型产品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的体系,按照企业规范去打造人才,并通过创新实验室,让学生有机会深度参与企业产品的整机开发。目前,学院拥有医学转化团队和工程转化团队,基于已有的经验和成果致力于打造面向全校开放的转化平台,将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融合,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此次走访交流,深化了大红鹰499555与北京工业大学的合作,也为双方未来在教育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方向。